第二十二届全国矿物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在兰州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8-15 14:40:44
第二十二届全国矿物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8月在兰州大学举行。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等单位承办。来自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地矿和油气资源部门、矿山和油气资源企业近300多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与了会议。与会者通过大会报告、专题研讨报告、展板展示和野外考察等形式,共同交流两年来相关领域研究最新成果。
张宏福院士致辞
潘保田教授致辞
李伟局长致辞
聂军胜教授致辞
倪培教授致辞
会议开幕式于8月10日上午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张宏福院士、兰州大学潘保田教授、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李伟副局长、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聂军胜院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倪培主任先后致辞。University of Regina池国祥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志明研究员、兰州大学张铭杰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毛世德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赵新福教授分别作了大会报告。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范宏瑞研究员主持。
会议以“地质流体”为主题分别开展专题汇报和展板展示,包括“成矿流体性质、演化与成矿机制”、“热液成矿系统与构造演化”、“成藏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等12个专题,156为来自不同单位的学者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会代表展开讨论。中国科学院大学牛贺才研究员组织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现场参会的委员评选出优秀学生报告。
会议以“地质流体”为主题分别开展专题汇报和展板展示,包括“成矿流体性质、演化与成矿机制”、“热液成矿系统与构造演化”、“成藏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等12个专题,156为来自不同单位的学者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会代表展开讨论。中国科学院大学牛贺才研究员组织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现场参会的委员评选出优秀学生报告。
张朋定院长出席会议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朋定、总工浩德成、副院长郭东宝、兰勘院重点实验室科研骨干出席会议。其中,郭东宝、李海亮做题为“洛坝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流体特征及与周边岩体成矿关系研究”展板报告;牛永杰做题为“西秦岭洛坝外围铅锌矿中金锑的成矿作用:来自硫化物原位微区和C-O-S同位素的证据”分会报告。
会后,倪培教授和范宏瑞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单个流体/熔体包裹体成分及地质应用”和“岩浆-热液演化与稀土巨量富集”的讲座。
会议组织开展了张掖平山湖国家地质公园和冰沟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野外考察和现场研讨。
会后,倪培教授和范宏瑞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单个流体/熔体包裹体成分及地质应用”和“岩浆-热液演化与稀土巨量富集”的讲座。
会议组织开展了张掖平山湖国家地质公园和冰沟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野外考察和现场研讨。
(文图 马志涛 张晓兰 校订 牛永杰 审核 郭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