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天山铅锌矿成矿作用讲座

发布时间:2022-10-13 20:15:05

       2022年10月13日(星期四),应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副院长戴霜教授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薛春纪教授做“境内外天山铅锌成矿作用”学术报告。
 
       薛春纪教授首先从天山区域铅锌矿产出构造环境及岛弧、盆地特征做以阐述,成矿构造环境主要为元古代古陆边缘盆地、古生代增生岛弧环境、晚古生代碰撞造山、中-新生代山前/间盆地,主要对应了喷流沉积型(SEDEX)铅锌矿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型(MVT)铅锌矿床及砂岩型(SST)铅锌矿床四种。
       在元古代喷流沉积型铅锌矿中,铅锌矿成矿作用发生于新元古代哈萨克斯坦-伊犁地块北部边缘裂陷盆地中,矿体主要在碳质页岩和硅质页岩中;古生代岛弧砂岩型铅锌矿床中,含矿地层主要为泥盆系白云岩、碳酸岩,铅锌矿体主要在不整合面上部规整分布;晚古生代MVT型铅锌矿中,矿体与花岗岩侵入无直接关系,成矿金属可能主要源于地层,而不是岩体,矿石则主要以白云岩和灰岩容矿;在中-新生代砂岩型铅锌矿床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铅锌矿化则主要在砂岩孔隙中发育。
 
       最后,薛春纪教授对此次的讲座内容做以归纳整理,与会人员就疑问问题向薛春纪教授请教,薛春纪教授逐一解答。戴霜教授指出,薛春纪教授的学术报告,让我们从宏观层面理清了天山地区铅锌矿成矿类型及特点,对开展相关区域成矿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有色局、兰州大学、长安大学、甘肃省地矿局、新疆有色研究院相关科研人员及师生约120人参加此次学术讲座。


(图/文     牛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