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前沿学术报告—陈衍景教授

发布时间:2022-11-28 16:39:39

        应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张铭杰、戴霜教授邀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陈衍景教授做学术报告,欢迎感兴趣的地矿同仁参加!

       报告人:陈衍景教授

       题目:热液矿床分类

       地点:腾讯会议ID:664-370-838

       时间:2022年12月1日(星期四)15:00

       报告人简介:
       陈衍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1990年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90-1992年)和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博士后(1992-1995年)。1998年获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基金,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2003-2010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兼职教授,西部黄金公司的技术顾问,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碰撞造山带矿床研究组组长。兼任Ore Geology Reviews期刊副主编,《地质学报》英文版等国内8种学术期刊编委。
 
       陈衍景教授长期从事矿床学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造山带成矿规律、流体成矿作用、前寒武纪地质演化与成矿。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1项等科学研究项目。创建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提出了新的热液矿床分类方案及其鉴别标识体系,揭示了23亿年环境突变及成矿大爆发事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14篇,其中SCI论文161篇,EI等论文176篇;主编专著3本,参编专著13本;SCI引用5000多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2009,大陆碰撞成矿研究及找矿应用;2016,古元古代大氧化事件与成矿响应研究)、独立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15年度,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创建及应用),其他省部级奖励6项。被评为2015年中国科技年度人物。

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西部矿产资源甘肃省重点实验室
2022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