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前沿学术报告—郑建平教授

发布时间:2022-12-03 10:54:23

       应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张铭杰、戴霜教授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郑建平教授做学术报告,欢迎感兴趣的同行参加!

       报告人:郑建平教授

       题目:天然火山深钻技术-揭示深部岩石圈组成结构与过程

       地点:腾讯会议ID:664-370-838

       时间:2022年12月8日(星期四)15:00

       报告人简介:
       郑建平,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骨干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985、1988 和 1997 年武汉地质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 岩石矿物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地质学会会士,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荣誉教授、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荣誉研究员。Stanford大学和Michigan大学访问学者、Rice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香港大学中-英交流学者。兼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岩石学报》《地质学报》等期刊编委、地球化学副主编,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地球内部化学与火山作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UGG中国委员会IAVCEI分委会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大陆地壳-地幔研究分会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学会第五届火山专业委员会委员。

       郑建平教授主要从事岩石圈演化及其效应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973 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等科研项目。围绕壳幔系统岩石学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结合火山岩深钻技术和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取样,进行了中国大陆岩石圈组成、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和成矿背景的研究。是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在《Ge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Petrology》等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5 部 ( 主编 1 部 ) 。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和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黄汲清青年科学技术奖、银锤奖,并入选教育部级优秀人才计划和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等。


 
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西部矿产资源甘肃省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