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前沿学术报告——张正伟 研究员 陈多福 教授

发布时间:2023-09-15 09:55:13


       应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戴霜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张正伟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深海极端过程与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陈多福教授来校交流,并做学术报告,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报告一:矿床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
       报告人:张正伟 研究员
       报告二:南海海马冷泉区沉积物孔隙水溶解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报告人:陈多福 教授
       地   点:观云楼1221学术报告厅
       时   间:2023年9月17日(星期日)9:30-12:00
       报告人简介:
       张正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矿床学和矿产资源调查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部。曾获省部级二等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奖。创新性成果主要有:提出了东秦岭斑岩钼矿带岩浆三阶段演化成矿模式、东南亚巽达弧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多金属矿床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斑岩型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建立了西昆仑晚古生代拉张与铜铅锌成矿作用、弧后盆地与远域大陆弧后盆地孪生的构造控矿模式,首次阐明了西昆仑层控铅锌矿床同生沉积-后生改造成矿模式及其矿床特点,提出西南地区二叠系黑色页岩中存在古风化壳沉积型稀土矿床的可能性,总结出中国南方沉积型铝土矿典型的“煤-铝-铁结构”找矿标志。
       陈多福,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海极端过程与资源研究中心主任。1983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主要从事海底冷泉和深渊极端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至今负责国家973、863、国家重大专项、国家基金、中科院等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引用4千多次, 获得多个省部级科技奖项。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有:1)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分解的数值模拟;2)深海极端环境(深渊、冷泉、蛇纹岩化泥火山)碳、氮、硫等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
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2023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