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地球科学前沿国际交流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3-09-16 10:06:38

       应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副院长戴霜教授邀请,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常务副所长Vasilii Lavrushin教授、Georgii Chelnokov副教授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郑国东教授于2023年9月14日下午来兰大交流,三位学者分别做Geochemical indicators of the origin of mud volcanic fluids of the Caucasus region、Geochemistry of mineral waters and associated gases of Sakhalin Island (Far East of Russia)、Oil-Gas-Water-Rock Interactions in Mud Volcanic Systems in Xinjiang, NW China学术报告。
       报告会开始,Vasilii Lavrushin教授先介绍了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发展历史、研究领域、近五年取得的成果以及主办学术刊物等。然后,他作了题目为“Geochemical indicators of the origin of mud volcanic fluids of the Caucasus region”的学术报告,介绍了高加索地区泥火山流体的特征,并从流体稳定同位素和稀有同位素的角度阐述了研究区泥火山流体的成因、形成温度等。在学术交流环节,Vasilii Lavrushin教授就“研究区泥火山中重碳同位素CO2的成因”、“微生物对泥火山流体形成的影响”等问题与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
       之后,由Georgii Chelnokov副教授作了题为“Geochemistry of mineral waters and associated gases of Sakhalin Island (Far East of Russia)”的报告,重点介绍了库页岛地区不同类型泉水及其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学意义。在交流环节,Georgii Chelnokov副教授就“研究区泉水的来源”、“微生物作用对泥火山中气体来源的定量贡献”等问题与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最后,郑国东教授作了题为“Oil-Gas-Water-Rock Interactions in Mud Volcanic Systems in Xinjiang, NW China”的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泥火山的概念、分类、与油气藏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述了他们团队近些年在新疆独山子泥火山所开展的工作,详细介绍了独山子泥火山的特征、形成机制以及泥火山流体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提出泥火山流体形成过程可能有助于降低温室效应的观点。在学术交流环节,郑国东教授就“新疆地区泥火山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准噶尔盆地泥火山形成与该区油气藏的关系”、“海底泥火山形成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关系”等问题与参会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
       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和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相关科研人员及师生约100人参加此次学术讲座。
(图文:马志涛 移亚龙  校订:牛永杰  审核:郭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