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合作交流

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岩浆铜镍硫化物成矿的爆发性及岩浆通道系统-以黄山-镜儿泉带为例”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3-05-28 15:50:33

       应自然资源部黄河上游战略性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戴霜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宋谢炎研究员在兰州大学做题为“岩浆铜镍硫化物成矿的爆发性及岩浆通道系统-以黄山-镜儿泉带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戴霜教授主持,重点实验室部分人员,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部分老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宋谢炎老师首先介绍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特点和重要性,并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均形成于大火成岩省和地幔柱环境。传统观念认为造山带并不利于铜镍硫化物的成矿,但随着许多造山带型铜镍矿的发现,且造山带在全球的分布远远大于地幔柱和大火成岩省,研究造山带的铜镍硫化物成矿的重要性日渐显现。紧接着宋老师介绍了新疆黄山-镜儿泉成矿带的五个特征:①成矿带呈带状展布;②成矿带受东西向断裂控制,分成了南北两组不同岩石;③大岩体的矿床规模更大;④岩体侵入接触明显;⑤矿化发生在超镁铁岩相和含橄榄岩相中。随后宋老师提出了黄山-镜儿泉成矿带的主要成矿期发生在板块俯冲-碰撞后的早期伸展阶段,该阶段板片撕裂断离,软流圈上涌带来了成矿物质。最后,宋老师深入探讨了硫化物的来源和硫化物发生熔离的部位,经过硫同位素比值等指标的约束,得出了硫化物熔离发生于地下深部和直接围岩对硫化物来源并无贡献的结论。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先后与宋谢炎老师进行提问交流,探讨了“如何判断黄山-镜儿泉成矿带不是地幔柱成矿”、“成矿带南北地层差异以及北部地层的找矿前景”、“如何在超基性岩中挑选锆石”、“铼-锇同位素定年在该区的适用性”等问题。现场气氛热烈融洽,与会人员都受益匪浅。此次学术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图文:牛永杰  审核:郭东宝)